2019年5月20日星期一

[書摘]用NLP發揮你的天賦-3

[人生的品質可分成七個世界]



人生有等級之分,按等級之別,人生的感受力也會隨之改變。

1~2:環境的世界(成長的世界) 消極/積極

特徵:由"圍欄"守護著的世界
雖然安全,卻很受束縛

住民:
-都是他人的錯、地方的錯、時間的錯......總是滿嘴藉口,盡想輕鬆了事的人。
-盡可能選擇失敗率較低的事,既不挑戰也不冒險。
-順應環境,讓自己埋沒其中,以免遭受周圍人們的厭惡。  
 

3:行動的世界

特徵:雖有危險,但也可輕易取得"新成果"。訴諸"行動量"的世界。行動的世界是"量"的世界。

住民:
-具有促使自己付諸行動,跳脫"成長的世界"之強韌意志的人。
-以"加油吧!""只能去做了!""靠雙腳走出成果!""先行動再說......"為信條。
-身體若沒有在動,就會覺得自己怠惰了。
-能耐著性子持續從事單調的工作,耗費時間做到熟練上手。


4.提升能力的世界

特徵:比起"量",更以"質"來一決勝負的世界。

住民:
-並非不顧一切瞎拚蠻幹,而是懂得投資自己、磨練"技術與能力"的人。
-與其讓身體流汗,不如絞盡腦汁,以提升效率,達到成果。
-花時間鑽研自動化系統,以利保有自己的時間。
-熱衷於持續性學習,並傾向和老手學習竅門,而非獨自摸索。
-在提升能力上,與其花時間慢慢磨,不如砸下金錢,加快成長的速度。
-對於自我成長,以及能夠做出有別於去年的成就一事,感到喜悅。


5.常識不適用的世界--"獲得重大成就者"的共通點

特徵:可取得"無限制的自由"。原本以為的"無理",也將化為"可能"的世界。

住民:
-以接近"非常識"的速度,快速成長的人。
-一旦知道自認理所當然的事其實並非如此時,會為此感到高興。
-比起"學習",可以"觸及未知的世界觀";比起"知道自己是對的",可以"察覺到自己的錯誤",更教人開心。
-喜歡教科書沒有記載、老師沒有教授的那些很難以常識去理解的非常識觀念。

*開啟常識不適用的世界大門,"密碼"就是典範轉移!


6.身分認同的世界

特徵:找尋"像自己"的世界。

住民:
-縱使無人認同,依舊認為我就是我,獨行其道的人。
-那怕遭到他人的批評與否定,我仍舊全神貫注在自己應該做的事!
-即便沒人認同,也無人聲援,我就是我,依然獨行其道。
-因為我就是我,我的本質不會改變。

身分認同與使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電力供應源"。


7.目的與任務的世界

特徵:實踐"比保全自己性命更重要之事"的世界。

住民:
-每天都認為"今天是至今為止最棒的一天"的人。
-比起自由、樂趣與舒適,更想做"有意義的事"。
-雖然明白做一件事的樂趣與困難,但更清楚知道這件事該由誰來做。
-對於"這是誰下的指示?""誰的地位高?""誰的地位低?""誰是老闆?"並不會感到困惑。
-對於希望受人注意或不想被人討厭等事,已經不痛不癢。
-比起自己的功績,能身處在偉大的目的中更令人自豪。
-如同神所差遣的天使般,全神貫注在任務的達成。

以前,"性命"是"目標"。一旦找到比性命更重要的事,性命就不再是"目標",反倒成了"手段"。

發現使命

 ==> 找到身分認同!   
 ==> 若與使命有關,就算是以前所厭惡的事也得以接受。
 ==> 為了達成使命而提升能力。
==>行動改變! 
==> 靠著自己的力量,甚至讓環境改變!                       

成長的階段:
成長的環境(開始) 
=> 為了改變環境而改變行動 
=> 提升能力 
=> 拋開先入之見,捨棄自己的常識 
=> 活得"像自己"= 身分認同 
=> 使用"性命"來做某事


這世上大約有九成的人都還停留在"環境的世界",至於能夠前進到"行動的世界"與"提升能力的世界"的人,加起來也只不過才佔5%。
如果有辦法進入"其餘5%的世界",我們的人生將在瞬間產生戲劇性的大改變。

我們總以為只要付諸"行動"、改變"環境","人生就會改變"。不過單單只有這樣,人生是不會有所改變的。

依"自己目前所待的世界(等級)"不同,幸福的感受、人生的滿意度和成長的幅度也會有所改變。

~~所謂"最棒的人生",就是有愛有成長,滿懷感動並充實地活著!~~


➢用NLP發揮你的天賦-1
➢用NLP發揮你的天賦-2

參考資料
                                            

[書摘]用NLP發揮你的天賦-2

[典範轉移]

定義:
-試著去懷疑"自以為對的事",時時懷疑自己覺得"正確"的事物
-改換"不同以往的眼光",創造新的規則和價值觀

前提:
要是我們改變選擇的方式、試著去做"自己以往從未做過的事",將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呢?

認為"自己是對的""大家都在做的事是對的",有時改換"不同的眼光",也會有"這份正確性反倒變成錯誤""這份正確性反而阻礙了成長"的情形發生。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是因為我們將很多的想法與觀點透明化了!
透明化=因為自認"理所當然",所以很難發現錯誤!


[典範轉移]為你帶來的五項好處

1.視野格外廣闊,可從各個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2.成長速度快得嚇人!
3.超越他人與自己所設定的界限,得到無拘無束的自由!
4.能夠接受他人的"正確性",促使人際關係產生戲劇性的改變!
5.人生將在瞬間開始轉變!


為了啟動典範轉移,除了要對對方的意見感興趣,明白"原來也有這樣的意見啊!"並且願意試著去做"不同於以前的自己所會做的事",這是非常重要的!

啟動[典範轉移]的五種方法

1.將以前"沒做過的事"排進生活中
試著去挑戰"自己感興趣的事"、"不像自己會做的事",以及"自己沒做過的事"!

2.來一趟旅行

3.觀賞熱門強檔的"電視節目"或"電影"
並非按自己的興趣,而是以"為何會如此受歡迎?""市場有哪一類的需求?"的觀點來客觀看待。這裡所謂的客觀,指的是"不受自己喜好所左右,以理性剖析"。

4.聽取良師益友或教練的建言

5.試著改變選擇的基準


[選擇基準]

所謂"選擇基準",是指當我們不知該如何選擇時,"那就以這個情感為優先"的一種規則。

前一篇提到我們是以獲得某種情感為目的,那如果這些情感呈現對立的狀態時,我們會如何呢?我們以自由和安全作舉例:

"自由":懷著躍躍欲試的心,即使面對風險也能勇於挑戰。
"安全":避開危險與變化,重視舒適感。

因為自由與安全相互對立,使我們動彈不得。情感若一直處在對立的狀態下,我們就無法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既然如此,為了向前邁進,我們有必要消除情感的對立,將情感的走向全部調整成同一個方向。
想改寫人生的腳本,就得在一定的期限內鎖定一個目標,要優先選擇哪一邊的情感,自己最好有明確的決定。
大腦越是確實鎖定某個行動或目標,就越能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思考力。因此,如果有辦法消除情感的對立,促使我們邁向成功的創造力、行動力及推進力,便會大幅增強。


猶豫不決時的選擇基準

*自由的需求較高者:選擇自己從未體驗過或讓人躍躍欲試的事。

*正義的需求較高者:選擇像自己的作風、對的或正面評價的事。

*愛的需求較高者:傾向做出重視人情義理、不會被討厭的選擇。

*安全的需求較高者:選擇具有實績或保證,且危險性較低的事。

*成長的需求較高者:選擇能學到知識、技能與拓展新視野的事。

*貢獻的需求較高者:比起為自己,更會選擇能為公司或他人帶來益處的事。




未來的你,是由自己現有的腳本與程式打造而成的!

改變"選擇基準"的優先順序
 ==> 產生典範轉移 
==>選擇改變 
==>結果改變.....
換言之,就是人生改變了!

方法:
以兩星期為試驗期,根據新的"選擇基準",試著改變"選擇"與"行動"。 你一定能親身感受到變化!如果兩星期過後仍得不到預期的結果,那就試著再重新安排一次"選擇基準"!


➢用NLP發揮你的天賦-1
➢用NLP發揮你的天賦-3

參考資料

[書摘]用NLP發揮你的天賦-1

成功有9成是靠"訂定目標的方式"決定。

1.所謂"成功",指的究竟是什麼?
[成功的定義]: 成功= 一旦置身在"這般狀態"下,就是處於所謂"成功的狀態",這便是成功。

2.目前裝在我們腦袋裡的程式,是孩提時代(在你我毫無所知的情況下)裝入的程式。而且,這套程式決定了我們到目前為止的選擇與行動。
"改變人生腳本=替換腦中程式"

綜上述的內容,可以說,我們過去無法成功是因為腦袋裝了無法成功的程式,因此,只要我們將腦袋的程式換成可以讓我們成功的程式就好了!!!


首先,我們需先訂定我們的目標

1.我們所設定的成功條件中,請盡可能包含"狀態"與"情感"在內。
試問,"我想要當老闆"以及我想要當"幸福且對工作躍躍欲試,每天既充實又快樂"的老闆,兩者聽起來有什麼差別呢?

後者因包含了"情感目標設定"是否聽起來更有"成功"的感覺呢?

2.所謂"成為什麼",換句話說,就是"渴望得到什麼樣的情感"。
這裡有個不容忽視的重點。
大多數人都誤解了一件事--明明情感才是目的,大家卻"老是把手段視為目的"。
我們原本渴望的,並非合格、戀愛、收入、工作、得獎、創作,或是受人喜愛、意見被接納、買房買車,以及成績進步等事情。
這所有一切,只不過是"為了獲得某種情感"的一種手段。

好比說,一旦有了"我目前在東京,無論如何都想去參加在福岡開辦的演唱會"這樣明確的目的,不管是搭飛機、電車、巴士、直升機或自己開車,前往的方式有各式各樣。
然而其中最重要的,並非"搭乘什麼交通工具前往",或是"走哪條路線去"的手段,而是"何時抵達何處"的目的。
因為只要能夠在演唱會開始前抵達福岡,無論利用什麼方式或手段都行。


接著,我們可以問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

~你的夢想是什麼?
當夢想實現後,你想擁有什麼樣的心情?
"你所渴望的情感"是什麼?
你認為必須運用什麼方式或手段,才能得到這份"自己所渴望的情感"?~

釐清"自己所渴望的情感",正是促成"瞬間實現夢想"的開端。
安東尼·羅賓說"想要成功,有三樣東西是必要的。"
1.邏輯性思考:繪製設計圖 (HEAD)。
2.情感 (HEART)
3.付諸行動 (HANDS)

換言之,就是用頭腦理解、靠情感體驗,然後落實在身體的動作。


想要成功,就得靠頭腦繪製設計圖(HEAD),接著在心中抱持"我想這麼做"的願望(HEART),並且身體力行、付諸行動(HANDS)。



參考資料

2019年5月12日星期日

[書摘]疾病的隱喻

"由於痛苦、沮喪、失能而來向我們求助的病人,有充分的權利不被貼上討厭的標籤。
"門寧傑醫生建議醫生放棄"名字"和"標籤"
(我們的目標是去幫助這些人,而不是進一步加深他們的痛苦)
-----這麼做的結果是增加病症的神祕性與醫學界的權威作風

As death is now an offensively meaningless event.

由於死亡現在是一無意義的事件,因此癌症此一廣被視為死亡同義字的病就被體驗為不光彩的病。

cancer這個字的原意有壞兆頭、可惡、使人反感等意。
屬於結核病和癌的隱喻暗示一般人對結核病和癌存有歧視。

癌如今被想像成壓抑的報應,
結核病則曾被解釋為挫折的蹂躪。



像所有成功的隱喻一般,
結核病隱喻豐富到足以提供兩種矛盾的應用。
它描寫某人的死太"美好"了,
以至於不可能和性有關:這是對天使心理學的伸張;
它也是種描寫性欲的方式-----同時為放蕩開脫。
放蕩被解釋為生理衰微狀態。
它既是描寫性欲、宣揚性慾主張的方式,
也是描寫壓抑、宣揚崇高化主張的方式,
結核病引起"靈魂麻痺"和崇高感情瀰漫。
尤其,它是一肯定心理上較自覺、較複雜的價值的方式。
健康變的平凡,甚至醜陋。

當愛生病,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是讓愛速死;
我不能忍受徘徊的、消耗性的感情的凌虐。


如結核病一般,精神錯亂是種放逐。
心靈旅程暗喻是關聯於結核病的旅行概念的延長。
為了被治癒,病人必須被帶離其日常軌道。
過去這病是結核病,如今是精神錯亂,
被認為能將意是帶入一靈明狀態。
瘋狂的浪漫化以最激烈方式,
反映無理性或激烈行為的當代威望。

資料來源:

2019年5月11日星期六

NLP-何謂內在對話?

自己對自己發出的訊息

進行內在對話並不需要任何特殊能力。
當一個人獨自胡思亂想,或是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時候,
很容易就會在腦中進行不發出聲音的自我對話。
這種狀態即所謂的內在對話。

如果我們能對內在對話多留意,或許就可以發現更多的事了。

以頭痛舉例來說,
當我們出現"頭痛,今天向公司請假吧,這麼一來就不必碰到那個討厭的人了"
等內在對話時,就等於在對自己傳達"休假=快樂"的訊息。

至於"昨晚應該早點睡覺才對,這樣對身體不好"等內在對話,除了提醒自己必須做好健康管理外,也同時是責備自己的話語。
而"這只不過是你想偷懶"等等的內在對話,雖然是為了激勵自己振作所發出的聲音,但同時也有自責的意味。
"被操到這麼疲憊,已經很努力了不是嗎?",又反而變成是一種肯定自己的內在對話。

上述這些都是我們在無意識中對自我發出的訊息,
也是我們日常生活習慣使用的思考方式與反應模式。
儘管內在對話本身並沒有對錯可言,
但如果能針對特定的目的精準地使用它,
就能協助我們輕鬆迅速地達成想要的結果,
順利解決問題


健康是生產效率的基礎

生病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希望病症消失,
恢復沒有絲毫不是的狀態吧!
因為症狀也算是一種會讓人產生不快的感覺,
所以大多數人都會不願意承認。
在症狀輕微時,我們通常會說出"這一定是錯覺"、
"現在沒空不舒服,我忙得要命"之類的內在對話,
試圖消除身心的異常感受。
然而當症狀變得嚴重時,
我們又會在內心發出"不休息不行"、"還是去看個醫生,打個針吧"等等訊息,
依據身體症狀採取應對的措施,展開具體的行動。

近年來,各企業因精神疲勞、過勞而引發心病的例子可以說是屢見不鮮。
企業團隊的力量必須靠所有共同工作的成員各自發揮所長才能展現。
至於這種生產效率的基礎,自然就是健康了。少了健康就談不上其他的。


進行身體與心靈的溝通

因壓力關係而讓身心發出哀鳴前,請多加留意內在對話,
以便與自己的身心進行溝通,
這可以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預防措施。

就算再忙,每天也必須花二至三分鐘的時間,
留意一下自己身體所發出的訊息。
包括影像、聲音,或是各種感覺在內。
試著與自己的身體直接進行溝通吧! 
針對這種與健康相關的內在對話,
必須全神貫注地加以聆聽才行。

當我們出現某些症狀,尤其是在初期時,
必須花更多時間在這上面。
首先請你從深呼吸開始,然後緩緩地吐出氣,
並在吐完後很自然地吸氣,讓呼吸節奏平緩下來。
等到肺部飽滿再也裝不下空氣時,
就回到一開始慢慢吐氣的步驟。

待呼吸調勻後,再將你的注意力放在出現症狀的身體部位上。
不過就算症狀是發生在頭部,
或許專注部位在腳底或背上都無所謂。
等到確定造成症狀的部位時,
再試著想像那個部位的情況。

那個身體部位是什麼形狀?其顏色如何?
大小、重量、溫度如何?
能聽到什麼聲音嗎?看著它有什麼樣的訊息?
只要向上述那樣與自己的症狀進行對話
你就會對自己的身體與該部位謹慎小心,
而不敢有絲毫的怠忽。



~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出在我們面對問題的因應,這才會造成傷害,問題本身不會。~
薩提爾

出處


2019年5月9日星期四

[書摘]以NLP訓練對話力

1.仔細觀察對方

一面進行對話一面觀察溝通對象,
這在NLP當中被稱作「觀察度測calibration」。

所謂的觀察度測,即是我們的五感進行總動員,
投入全部的注意力觀察對方,
從語言與非語言的兩部分接收訊息。
在進行對話時,不是聽聽對方的發言就可以,
「對方重視的是什麼?對方想對自己傳達的是什麼?」
必須以這種心態聽出對方隱藏在語言後的信念才行。

為了進行觀察度測,首先必須仔細端詳溝通對象。
除了注意對方的臉部表情外,
還必須觀察他的視線、瞳孔開闔與動向、呼吸、姿勢,以及小動作等等。

只要觀察夠仔細、你就可以在對話時發現諸如「呼吸的節奏變了」、"皮膚開始泛紅"、"姿勢從隨意低著頭轉為抬頭挺胸"等身體的細微變化。

從這些地方,你可以判斷出對方的情緒是否正逐漸激昂起來,
或是剛好相反,從緊張的狀態轉為輕鬆等等,
這些心理狀態都是無法光從語言得到的。

利用觀察度測這種技巧,
我們便可以掌握平日溝通時所容易忽略的微妙變化,
並使我們的對話獲得更讓人滿意的結果。


2.舒緩壓力的秘訣


在很多時候壓力都是因人際關係而起。
為了締造良好的人際關係,溝通是一項絕對少不了的利器。

對話幾乎都有其目的,而我們在進行對話時,
也通常是針對該目的不時主動發言或提出問題。
假此溝通對象沒有做出我們期待的反應或解答,
我們就會感到越來越焦躁,
甚至會降低與對方繼續溝通的意願。
當上述情況重複發生後,壓力自然而然就會累積。

說話者的期待與聽話者的反應之所以存在代溝,
原因在於雙方的溝通沒有交集。
在這個時候,對話的重點並不再於追著對手的發言內容窮追猛打,
而是先以"這個人是為了什麼才找自己說話"的心態,
試圖讓雙方產生對溝通目的的相同興趣,再繼續嘗試對話。

對方與自己對話的目的為何?是為了的得到解答或指示?
還是想交換意見?或者只是單純地要找個聽眾發洩一下......。

像這樣在對話中巧妙改變自己的聆聽與處理方式,
一定可以從對方的發言與反應中察覺到細微的差異。
這麼一來,雙方或許就能進行更深一層的溝通。

在對話當中,除了要明確掌握對方的溝通目的外,
偶爾也要向對方提示自己的目的。
只要彼此的目的相通,多餘的憂慮與客套也會消弭於無形,
溝通不良的機率更會因而大幅降低。
待雙方建立起更能相互理解的關係後,
壓力自然就能獲得舒緩。


3.主觀觀點與客觀觀點

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大體上可分為兩類。

a.主觀觀點:就像是融入電影的某個場景般,以身為主角的立場實際在其中進行體驗,這就是所謂的"主觀觀點"。這種觀點會帶來感動與情緒反應,甚至還會出現心臟急速跳動、手心冒汗的真實臨場感。

b.客觀觀點:從稍遠處冷靜地眺望事務全貌。就像是仰躺在地面,看著遙遠上空那反射著太陽光的銀色飛機機體,以藍天為背景橫越視野一般。從客觀的立場看待事物就是所謂的"客觀觀點"。這種觀點幾乎沒有任何情緒波動,完全是冷靜、平穩的態度。

我們日常生活中會不時切換主觀與客觀兩種觀點。如果能根據不同的狀況巧妙地選擇兩者,就能對事物採取更有效的對應方式。

舉例來說,如果這輩子第一次必須站在舞台上對數百名觀眾打招呼,我想任誰都會感到非常緊張吧。
在這個時候,如果能以"客觀觀點"看待自己的處境,
想像是以望遠鏡眺望飛過高空的飛機,
那麼緊張感就會不知不覺地遠離你了。




4.建立信賴關係的營造親和感

NLP認為,對話的基本就是要"營造親和感(rapport)"
rapport在法文中有"架起橋樑"之意,
架構起人與人之間的心橋。
換句話說在雙方心意相通狀態下,
就能建立起彼此的信賴關係。

舉例來說,當雙方熱心地共同參與某項工作時、
一同度過難關時、一起用餐時、大吵一架後重修舊好時......
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場合,
我們都有可能與某人產生像這樣的親和感。

意氣相投地兩人有時候不需要靠言語也能進行溝通,
這就是深層親和感已經被營造完成的明顯例子。
只要能妥善營造雙方的親和感,
就能對彼此產生一種"對方會好好聽自己說話"的感覺,
這麼一來會讓我們產生更想理解對方的意願。
相對於沒有親和感的狀態,
這種時候要說服對方當然會容易多了。



出處

2019年5月6日星期一

[人類圖]與6/3型人的相處模式

       如果你的另一半是6/3型的人,光是要許下承諾的念頭都會讓他們感到束縛。你們要了解的不僅是6/3型人的天賦,還得知道他們對開放與自由的需求。他們是典型的無牽掛者,不喜歡一般的戀愛關係。

       6/3型的人會不斷的成長、改變,如果你不和他們一起前進的話,很可能會越行越遠。
6/3型人相信要向外尋求,才能得到更好的經驗、靈感,甚至是另一半。
有時候,他們會一副冷淡、疏遠的態度,好像跟你只是一般朋友。這倒也不是他們失去興趣,只是專心在尋找能夠激發靈感的事物或是下一個經歷。
你要加入他們,一起天馬行空,跳脫框架的束縛,就能長伴左右。
6/3型人會一直往上攀升,你要給他們發揮的空間,相信他們、從旁支持、協助,成為志趣相投的心靈夥伴。


     要讓6/3型人時時感到滿足是很難達成的任務,不過只要你能尊重他們的原則,他們會是最體貼、風趣和睿智的伴侶。
當6/3型人願意投入這段感情,靠近你時,你會感到強烈的愛意,好像他們要深入你靈魂深處一般。
 
     只要6/3型人的內心平靜安穩,不斷外求的慾望就會慢慢和緩紓解。不過這也是短暫光景,他們可能三不五時就又會蠢蠢欲動,連他們自己也沒辦法把持住內心的安定。
雖然如此,卻也能確保戀情絕對不無聊,你可也要時時保持警戒才行。



~人類圖設定為6/3人,我自己的經驗是,我會在和人相處的過程中慢慢去將相處的距離區隔開,曾經相處起來感覺很融洽的人,會在自己覺得和對方的價值觀漸漸不同時慢慢地將距離拉開。儘管伴侶是特別的,也仍是以這樣的原則在相處。
我想,是6/3人的潛意識本身具有能夠俯瞰一切的能力,加上我是自我投射權威,所以就是會知道,這段關係是帶著怎樣的正向目的來到我的生命中,又是以怎樣的正向意圖離開我的生命。6/3人要能夠會自在地獨處,一個人也能夠享受生命中的點點滴滴,為了不被虛偽或是沒有意義的關係絆住。~

[日翻中] 讓無法拒絕請求的人變得能夠說"NO"的方法(頼まれた断れない人が"NO”を言えるようになる方法)

給容易受到他人情緒影響的人
他人の感情の影響を受けやすい人へ


共感族群因為容易將從他人接收到的訊息量放大,是很容易受到他人影響,經常感受著他人情緒的人。

若是有人正說著很痛苦的話題,漸漸地就像是在說著自己的事般,一同變得痛苦,在那之後也一直拖著情緒生活的情況屢屢發生。

像這樣被承受著周遭的人的情緒,只要陷入感同身受這樣的情境,便經常有背負他人的情緒而活的感覺。
敏感すぎる人は他人から受け取る情報量が膨大(ぼうだい)で、他人からの影響を受けやすい人です。他人の感情のように感じてしまうことも少なくありません。

人が辛い話をしていたら、ついつい自分のことのように捉(とら)えて一緒に辛い気持ちになり、そのあとも、その気持ちを引きずってしまうこともしばしばです。
このように周りの人の気持ちに影響を受け、自分のことのように捉えていると、いつも誰

かの感情を背負って生きている感覚になってしまいます。いつも他人の感情を背負って生きている人は、自分の人生を生きている感覚をもてず、カウンセリングに来られるケースも少なくありません。


首先是保持"我是我,你是你"這樣的意識
まずは”私は私、あなたはあなた”という意識をもつ


這樣的人若是被別人拜託,是相當難以拒絕他人的。不論自己是如何辛苦,仍然以他人的心情為優先,即使要犧牲自己也會接下請求。為了迴避這樣的事情"拒絕"成為很重要的事。

然而,說到建立起自我準則,即使突然說出"從現在起即使被拜託也拒絕吧!"我想也頗難付諸行動。因此,在這樣的時候,我推薦在心中念誦"我是我,你是你"


藉由強烈抱持著"我是我,你是你"這樣的意識,可以劃清他人和你之間的界線,能夠確實地維持自我的存在。

このような人を頼みごとをされると、なかなか断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自分がどれだけ大変でも他人の気持ちを優先して、自分を犠牲にしてでも、引き受けてしまうのです。こうしたことを回避するために断ることが重要になるです。

しかし、いくら自分軸が確立できたとはいえ、いきなり"これから頼みごとをされても断りましょう”と言っても、なかなかすべて実行に移すのは難しいと思います。
そこで、このようなとき”私は私、あなたはあなた”と心の中で唱えることをお勧めします。

”私は私、あなたはあなた”という意識を強くもつことで、他人とあなたの間に境界線を引くことができ、自分をきちんともてるようになります。






中譯本(因為跟原文書封面完全不同風格,本來以為沒有中譯本的= =)

高敏感卻不受傷的七日練習:強化心理韌性,做個對外圓融溫柔,內在強大堅定的人




------------------------------文法小教室------------------------------------

1.「動詞て形+しまう」表示「意料之外」「遺憾」的語氣,相當於中文的「啊!我…了」。通常說話者在使用時,聲音中會帶有吃驚的感覺。另外,我們通常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才會感到吃驚和遺憾,因此「てしまう」常以過去式的形式「てしまった」進行使用。


2.ようになる」由表示「樣子」的「ように」,加上「成為」之意的「なる」組合而成,照字面上可以解釋為「變成…的樣」,主要用於表示「習慣或能力」的轉變。


資料來源